蒲城吉利售后在哪呢?
骊姬之乱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次政治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39年左右。这次事件导致了秦国内部的政治动荡和权力斗争,最终导致了夷吾、重耳等人的逃亡。
据史书记载,骊姬是秦国的一位妃子,她与秦王政之间有着不正当的关系。骊姬与秦王政之间的私情引起了秦国宫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一些官员试图利用这个机会来扳倒秦王政。
其中最有名的是太子扶苏和蒙恬。太子扶苏是秦王政的儿子,他希望继承父亲的王位,但是他与秦王政之间的关系并不好。蒙恬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他认为秦国应该通过改革来强大自己,而不是依靠骊姬这种腐朽的办法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太子扶苏和蒙恬联合起来,试图推翻秦王政的统治。他们指责秦王政纵容骊姬的行为,导致秦国的道德沦丧和政治腐败。秦王政发现了这个阴谋,他派遣手下的将领赵高将太子扶苏逮捕并囚禁在宫中,蒙恬也被贬官。
太子扶苏被囚禁后,他的弟弟重耳发现了这个事情,并认为自己的生命也有危险。他决定逃离秦国,到其他国家寻求庇护。重耳最终逃到了韩国,成为了韩国的一位高官。夷吾也因为与太子扶苏有交情,被牵连进去,他也逃到了韩国。
因此,骊姬之乱导致了秦国内部的政治动荡和权力斗争。太子扶苏和蒙恬试图推翻秦王政的统治,但最终失败了。夷吾和重耳因与太子扶苏有交情,被卷入这场斗争,最终逃离了秦国。
浦城春节的习俗?
骊姬与妺喜、妲己、褒姒一起,被列为古代四大红颜祸水,不过这四人其实不一样,褒姒被后人黑了,妺喜和妲己应该本就是间谍,唯独骊姬,为了一己私利主动祸乱朝政,把她列为红颜祸水一点不冤。
但是,历史对骊姬的故事脸谱化了,单凭美貌就搞垮强大的晋国,太天方夜谭了,这里面其实夹杂了复杂的政治因素。
骊姬是骊戎国的公主,骊戎则是西周时期的一个游牧部落,生活在骊山一带。西周初年,像骊戎这样的小部落很多,比如重耳和夷吾的母亲,就出身于同样是游牧部落的翟国。
西周时期,把这些游牧种群统称为戎狄,是农耕文明的西周各国要征服的对象。骊戎国就败在了晋献公的手下,国君被迫献上自己的两个女儿骊姬和少姬,换得晋献公的退兵。
骊姬和少姬都是绝世大美女,所以姐俩很得晋献公宠爱,两人各为晋献公生了一个儿子,奚齐和卓子。
男人征服天下,女人征服男人,对女人来说,丈夫和儿子就是她的命。可是对男人来说,女人永远是他生活中的调味剂,除非她是嫡夫人。
嫡子可以全盘接收老爸的政治遗产,庶子只能靠嫡子赏口饭吃,待遇是天上地下,所以夺嫡是中国几千年来后宫永恒的主题。
在迷惑住晋献公之后,骊姬只用了两招,就将太子申生送上了不归路。
有一天,骊姬故意在自己头上抹上蜂蜜,结果召来一群蜜蜂。花容失色的骊姬向申生求助,申生不明就里,张开袍子为庶母遮挡。
这一幕让远处的晋献公“偶然”看到,他大怒:混蛋,竟然敢调戏老子的女人!
又有一天,骊姬趁晋献公出门打猎,骗申生说:你妈给我托梦了,好可怜哦,你祭拜一下她吧。申生不知道是圈套,老老实实祭拜了母亲。学问就在祭肉上,按古人的习俗,祭肉必须分给最亲近的人食用,于是申生将祭肉做好,留待父亲回来享用。
骊姬则在祭肉里加了点“料”。晋献公的筷子刚要伸到嘴边,骊姬说:食品来自宫外,还是检验一下为好。于是扔了一块给狗吃,狗还没吃完就四脚朝天。晋献公大吃一惊,又逼侍从吃了一块,结果侍从口吐白沫,当场报销。
骊姬大哭:太狠了,老爸的位置早晚是他的嘛,怎么如此迫不及待?对老爸尚且如此,将来我们母子还有活路吗?
晋献公一怒之下下令抓捕申生。手下人劝申生赶紧逃,他却说:老爸岁数大了,即使辨清真相揭开骊姬的真面貌,老人家不也得伤心吗?我背着罪逃跑,不也是不孝吗?算了算了,干脆以我的死成全父慈子孝吧。于是申生自杀了!
骊姬略施小计就除掉了嫡嗣传人,但重耳和夷吾还在,他们两个只要还活着,就是奚齐的拦路虎。于是骊姬借着申生案,把重耳和夷吾兜进来。
哥俩得到报信,没有像大哥申生那样迂腐,而是拔腿跑了。
这是史书记载的内容,很简洁,可惜经不起推敲。晋献公并不像后人想象的那么昏庸,事实上晋国的土地一大半是他打下来的,晋国的政治格局也是他一手缔造的,英明神武得很。祭肉下毒这种谎言,除非傻子才会中计。
重耳和夷吾上了骊姬的黑名单,也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他俩只是庶子,没有继承权。相反,骊姬已经被立为夫人,奚齐已经是嫡子,申生死后奚齐就是当仁不让的接班人,为何非要多此一举给自己平添两个对手呢?
史书其实只写了骊姬的个人私欲的一面,而忽略了复杂的政治斗争,试图用红颜祸水潦草带过。
简单来说,晋献公、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四人,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政治势力,晋献公已经明显感到了压力,除掉三个儿子选择奚齐,与其说是骊姬所谓,还不如说是晋献公一手导演!
别忙着拍砖,先听我介绍一个历史背景,和当时的政治矛盾。
晋献公这一支其实并非晋国嫡系,他的曾祖曲沃桓叔以庶犯嫡,夺了晋国的嫡位。晋献公即位后,害怕公室子弟如法炮制,于是他挥动屠刀,将本家叔伯兄们砍得光光。
西周是宗法制社会,一国一姓,宗室子弟是政治基础,晋献公为了解除宗室的威胁,杀光了本家,带来一个恶果就是政治力量出现真空。
有真空的地方就会有空气挤进来,于是非姬姓的士族阶级,或者姬姓远亲士族阶级迅速上位,他们以申生、重耳、夷吾为中心,形成了新的政治势力。
晋献公好容易干掉了本家,回头一看按倒葫芦起了瓢,三大公子所领导的势力又崛起了!
对一国之君来说,政治力量不能缺失,否则自己的统治基础就没了。可是政治力量也不能太强大,否则很容易被架空。
很显然,杀伐征战一生的晋献公,更担心政治势力对国君的掣肘。这种情况下,父子之情就必须让位于政治利益,何况晋献公本就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晋献公对申生和奚齐是如何考量的呢?我个人认为,他把奚齐当作了申生的备胎。假如申生的势力还能控制得住,晋献公没必要杀害申生;假如申生的力量失控,他就必须退出奚齐取代申生。
很不幸,事态的发展是后一种情况,这才是那场动乱的真相。
这个事件里,晋献公犯了两个错,一是他意识不到政治力量的重要性,出于祖上几代人的经验,他本能地对士族集团采取高压政策,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无异于以卵击石。二是他太迷信国君权力的强大,把毫无政治基础的奚齐推上了不归路,结果导致晋国大乱。
因此我的结论是,骊姬确实因私利不断煽风点火,不过本质上她仅仅是晋献公的帮凶、前台演员,这就是晋献公能轻易“上当”的原因。
晋献公刚一死,立刻就在朝堂上公然接连杀害奚齐和卓子,又鞭死骊姬,其后他们拥立夷吾,多年后又做掉晋怀公,迎立重耳。
这一系列神操作都表明,填补政治真空的士族力量太强大了。重耳采取了与晋献公完全相反的策略,他对这股力量善加利用,不光在流浪19年后登基,还缔造了晋国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