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财务公司

吉利收购戴姆勒背后:钱主要来自两财团?李书福进监事会是第一步,后面还要干这些大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何芳、张星、俞凌琳

中国农历新年刚过,中德汽车行业两则重大新闻打破了平静,两个此前甚嚣尘上的传言,最终落地。

2月23日,先是中国长城汽车、宝马中国公司先后发声,宣布计划成立合资公司,首先国产宝马MINI纯电动车。

一天以后,2月24日,德国戴姆勒集团和中国吉利集团先后承认,吉利集团在二级市场购买戴姆勒9.69%的股份,成为第一股东。

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然而整个春节都在忙碌的吉利掌门人李书福并没有停下脚步。德国《明镜周刊》最新消息,李书福2月26日以戴姆勒新晋大股东的身份,赶赴戴姆勒位于斯特加特的总部,拜访戴姆勒高层,并于27日,与德国总理的经济顾问进行会面。德国政府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针对吉利购买戴姆勒股份,2月24日,一位吉利汽车前高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高端化、全球化、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与国际化经营能力。

上述高管特别强调,“吉利之所以选择戴姆勒,主要是后者技术创新能力最强、产品系列最全、潜力最大、股东比较多而且股权分散。至于戴姆勒资源如何被吉利所用?短期来看还用不了,主要是战略布局。长期来看,技术创新合作、合资都有可能。”

“其实,参考宝马和长城的合资,不排除戴姆勒和吉利在中国建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2月26日,戴姆勒大中华区前高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进入到另一个级别的平台之后,双方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多。

面对合作的种种猜测。2月26日,吉利汽车发布最新公告称,公司并非吉利控股收购戴姆勒的订约方,且就该收购而言并无与吉利控股合作。同时称,公司不排除将来寻求与吉利控股及戴姆勒潜在合作机会的可能性。

不可否认,吉利以很快的速度收购戴姆勒集团在二级市场的股份,的确是高速运作的成功案例。在中外媒体对于吉利与戴姆勒合作细节连篇累牍的关注之外,吉利与戴姆勒的未来更为值得关注。

这一案例是否涉及反垄断调查、能否顺利过关?吉利入股之后,二者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吉利与戴姆勒是否存在合资可能?会对双方的合作伙伴以及整个汽车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一系列问题待解。

路透社2月25日消息称,就此次股权并购,德国政府方面表示无论从竞争规则还是外商投资规则来说,都没有对吉利股权收购采取措施的必要,其发言人表示,“由于投资的性质只是小额股份,没有必要采取措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吉利不需要获得国内相关审批。2月26日,反垄断专家、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邓志松律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反垄断审批是常规动作。理论上,这个交易如果涉及在中国和欧盟反垄断申报,则需要履行法律程序后才能实施。”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要进行反垄断申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当交易构成一项经营者集中,且集中双方上一年度在全球的营业额超过100亿人民币或者在中国的营业额相加超过20亿人民币,同时各自的营业额超过4亿人民币,都要进行申报。

“因为涉及到中国和欧洲两个重要企业,欧洲是否做反垄断申报要以当地政府的意见为准,中国方面则要以中国商务部的意见为准。”邓志松进一步表示。

但无论如何,在成为世界级汽车制造商的路上,李书福和吉利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第一次接触始于2016年

吉利收购戴姆勒股权并非心血来潮。24日,接近吉利汽车的高层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双方从2016年第三季度就开始有过接触,双方曾在北京有过会晤,但是,当时的接触非常保密,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接触的内容涉及到收购还是仅是普通的业务接洽。不过,从业务层面看,在吉利收购戴姆勒股份之前,双方在业务上并没有什么交集。

吉利与戴姆勒公开的关于股权收购谈判始于2017年10月,吉利与戴姆勒接洽,希望后者发行新股,以便吉利成为股东,但遭到戴姆勒拒绝。

“从吉利的角度,大量购进戴姆勒股票,如果可以定向增发,相对于从价格上更有优势,且也可以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双方达成一致即可,不过,从戴姆勒的角度,如果定向增发,实际上是稀释了股票,国外公司更加注重股东权益的保护,这也是戴姆勒拒绝的原因。”上述接近吉利高层的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

虽然增发的计划被戴姆勒否决,但李书福契而不舍,通过二级市场收购终究成为戴姆勒最大的股东。

吉利集中从二级市场购买,的确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在此过程中,既要避免持股比例超过限额要公告,还要避免因为大量购买引起股价异动,而这些因为都会影响到吉利的收购计划。

背后财团是兴业银行和摩根士丹利

此次吉利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的戴姆勒股票总额占到了9.69%之多,涉及的金额高达90亿美元。

对于这笔巨资,之前有国外媒体报道是由李书福个人购买,并通过一家名为Tenaclou3 Prospect Investment Ltd.的公司持有。

不过,李书福随后回应,此次收购并非是他个人行为。

而吉利汽车在其官微中也表示:吉利集团海外公司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安排实现交易资金的自我平衡,没有使用中国境内资金。

记者从上述人士方面了解到,此次收购戴姆勒,吉利得到了海外财团的支持,而该财团主要由兴业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组成,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资金来源于摩根士丹利。不过,吉利方面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得到财团的支持很正常,仅从财务投资的角度,吉利收购戴姆勒就具备很好的投资价值。”业内人士分析。

根据2月3日戴姆勒集团在斯图加特总部发布的2017年业绩,财务方面,戴姆勒集团2017年息税前利润146.82亿欧元(2016年129.02亿欧元),明显高于上年水平;净利润再创新高,达到108.6亿欧元(2016年88亿欧元);每股盈余增至9.84欧元(2016年7.97欧元)。

戴姆勒计划今年每股分红3.65欧元,这比2017年的3.25欧元有很大增长,而分红总额也创下记录,达到39亿欧元(2016年35亿欧元)。

李书福90亿美元收购9.69%之多的股份,市盈率只有五六倍,以2017年分红计,股息率就超过5%。

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戴姆勒、吉利的联盟效应

研究戴姆勒与吉利的未来,首先要清楚吉利投资戴姆勒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从戴姆勒的角度看,实际上,由于股权分散,戴姆勒集团一直试图寻找长期战略投资人、有很强烈的稳定股权结构的需求。“与宝马集团的匡特家族超过40%的股权相比,股权结构稳定可以抵御资本市场的波动,符合戴姆勒长期发展的利益。”上述戴姆勒前高管表示。

针对吉利投资戴姆勒,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分析家Max Warburton表示:“尚不清楚吉利需求何在和如何实现,但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汽车更多参与欧洲汽车产业大举动的一部分。在给欧洲汽车业带来十年高增长和利润后,中国想要回报,想要更直接地获得技术、品牌和利润。”

对于收购戴姆勒的目的,李书福的回答是:“我们必须刷新思维方式,与朋友和伙伴联合,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对戴姆勒的投资正是出于这种战略思考。很高兴能在戴姆勒未来发展道路上伴随其成长,助力其成为电动出行和线上技术服务领域的佼佼者。”

据路透社和德国《图片报》的报道,吉利的这一举动是想得到戴姆勒的电动车电池技术,并与戴姆勒在武汉建立电动车合资企业或是形成战略同盟,以对抗苹果、谷歌和亚马逊,合作将在自动驾驶和网联汽车上展开。

从吉利的角度来看,吉利想变成世界级的企业还有距离,但从产量来讲,吉利目前年产量只有一百多万台,还远达不到世界前十名。要从本土企业变成世界级企业,无论从量上还是技术上,都需要有所突破,戴姆勒或许能在这方面为它提供助力。

国际上流行的入股是以联盟的模式,如雷诺与日产互相持股,形成联盟,交叉持股。若按照这种模式,入股戴姆勒是第一步,未来戴姆勒或许会入股吉利,交叉持股,形成联盟,拿出一两款平台来开发产品。

不排除合资生产电动车

在吉利收购戴姆勒9.69%股份消息爆出的第二天,2月25日,北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戴姆勒股份计划共同投资超过人民币119亿元(约合15亿欧元),打造双方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新的豪华车生产基地。扩大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的本土生产规模,以满足未来中国市场的需求。

这或许是戴姆勒安抚合作伙伴的一剂定心丸。但吉利入股戴姆勒后,合作将在哪些方面值得关注。

“戴姆勒在国内有四条合作战线,一是北汽奔驰,二是比亚迪,三是福汽奔驰,四是北汽新能源。从这四条线讲,无论是应对双积分政策还是产能的挑战,戴姆勒都不缺资源。戴姆勒并没有现实需求去找另一个合作伙伴。”26日,一位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

不可否认,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比亚迪、北汽、吉利分别排前三位,比亚迪和北汽也不希望奔驰技术、品牌、设计流入外部,形成市场竞争。如戴姆勒和吉利建立合资企业,现有两家合作伙伴是不会同意的。

“戴姆勒EQ电动车刚刚起步,现有的合作伙伴足以支撑这两年的成长,和吉利的合作应该是出于长远考虑。”上述分析师表示。

但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上,吉利的诉求很大。该分析师认为,吉利虽然电动车量不少,但除正在发力的帝豪以外,很多都是知豆、康迪等“小车”的贡献。

帝豪也只是中端、A级车产品。在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趋势情况下,吉利可能需要在电动车技术方面比沃尔沃积累更足的合作伙伴来实现品牌提升,而通过与戴姆勒的合作,吉利可以迅速切入电动车领域。

但依然不可否认,戴姆勒与吉利的合作的确具有想象空间。“吉利目前向上的势头,以及作为民营企业,更加灵活的机制,不失为好的合作伙伴。”上述戴姆勒前高管表示,当然中国政府在新能源合资方面政策的开放,也是重要的合资前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李书福能否进入监事会?

确切地说,吉利与戴姆勒的合作如何展开,李书福进入戴姆勒监事会是第一步。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德国舆论已经存在反对声音。据了解,德国的上市公司采取监事会+管理委员会的二元管理结构,监事会不参与公司具体日常管理。监事会和董事会成员不能交叉任职。监事会一般由分别代表股东及雇员的监事组成,股东大会只选举监事会中的股东代表。

理论上看,作为大股东的李书福,有很大可能进入戴姆勒监事会。德国采用大监事会、小董事会(即管理委员会)的模式,监事会有任免董事会成员并决定董事报酬的权力,虽然不参与具体管理,但也对董事会拥有一定的领导权,董事会实为公司的经营执行机关。

“下一步如何合作关键取决于吉利是否能在董事会或监事会里取得席位,如果按照李书福所言,要助力戴姆勒成为电动出行和线上技术服务领域的佼佼者,一定要取得席位,才能帮它在具体运营层面取得突破,只是通过股东大会的形式,则无法对戴姆勒日常业务产生太大影响。”上述分析师认为。

但是,不到10%的股份,可能让吉利处于具有决策权的边缘,通常来说会跟机构来谈,形成一个支持它的松散联盟,然后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在取得董事会席位后,关键在于能不能跟机构投资者联合起来,就像德国政府一样“联合组阁”,这样下一步运营层面会容易得多。

21君

你又认为吉利收购戴姆勒后将会搞出哪些“大事情”呢?

百万读者都在看……

“直接破产”!90后大呼春节被掏空,工作一年攒5000元过年花了7000多

本期编辑 黎雨桐

21君

老铁们,给21君点个赞再走呗~

吉利入股阿斯顿马丁,盘点这些年吉利“下手”的国际名车

9月30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控股”)宣布,已完成对英国超豪华性能品牌阿斯顿·马丁·拉贡达国际控股(以下简称“阿斯顿马丁”)7.60%的股份收购。吉利方面并未透露该笔收购的金额。

对于此次入股,有网友称,“买吉利四舍五入等于买阿斯顿马丁。”也有网友对吉利的敢想敢做表示惊叹。

↑资料图片 图据IC photo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通过在全球不断“买买买”,吉利已将多个国际名车收入囊中,其中包括乘用车、豪华品牌、超豪华品牌:2010年全资收购沃尔沃;2017年收购马来西亚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英国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 莲花汽车)51%的股份;2018年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建立合资公司联合运营Smart品牌;今年5月,斥资13.76亿元认购雷诺韩国汽车34.02%的股份。

此外,沃尔沃旗下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极星(Polestar)(股票代码PSNY)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独立上市。

阿斯顿马丁:

吉利曾两度被拒

在此次成功入股之前,吉利曾两次向阿斯顿马丁抛出橄榄枝,但都遭到拒绝。

早在2020年1月,就有外媒报道称,吉利正在与阿斯顿马丁管理层和投资人就入股进行谈判。吉利对阿斯顿马丁进行了尽职调查,但最终无疾而终。

2022年7月15日,阿斯顿马丁披露将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当时有消息称,吉利和意大利InvestIndustrial共同组成的阿特拉斯财团,向阿斯顿马丁投资13亿英镑,但被该公司的董事会拒绝。阿斯顿马丁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董事会认为,该提案明显高估了公司对新股本要求,将对现有股东造成严重稀释,并构成许多执行障碍。”双方“没有进一步讨论的基础”。

阿斯顿马丁连年亏损,面临巨大财务压力。2019年-2021年分别净亏损9.55亿元、36.49亿元和16.29亿元。2022年半年报显示,阿斯顿马丁上半年的全球销量为2676辆,税前亏损2.854亿英镑,同比扩大超三倍。

而公司董事提出的目标是,到2024-2025年实现全球约1万辆、约20亿英镑销售收入,以及约5亿英镑调整后的EBITDA,并从2024年开始产生正的自由现金流。

与此同时,阿斯顿马丁坚持积极的电气化转型战略,2021年第一款混动车型Valhalla开启预订,将于2024年交付;计划2025年推出第一款纯电车型;2030年核心的运动跑车/GT跑车和SUV 车型将实现全系电气化;2039年实现全供应链净零排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吉利入股阿斯顿马丁,将与其旗下的路特斯跑车形成协同效应。双方未来将在电动化道路上展开深入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梅赛德斯奔驰持有阿斯顿马丁约9.7%的股份,而吉利是梅赛德斯奔驰的大股东。业内认为,这可能是吉利选择入股阿斯顿马丁的原因之一。

吉利全球化:

此前已涉足多个汽车品牌

吉利对沃尔沃的“蛇吞象”收购,是吉利全球化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2010年3月,吉利控股以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汽车业务,并获得了沃尔沃汽车品牌的所有权,采取了“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策略。曾经在福特汽车公司手中连年亏损的沃尔沃实现了扭亏为盈,与此同时,吉利获得了沃尔沃的品牌效应、先进技术和全球体系。

↑资料图片 图据IC photo

2016年10月,吉利的首个中级车模块化基础架构CMA平台推出,其综合研发成本较传统平台降低 20%-30%,零部件通用化率提高到70%,研发周期缩短至18-24个月。基于该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领克01于2017年11月上市,标志着吉利正式进入模块化平台时代。领克被认为是吉利对沃尔沃技术消化吸收再利用的成果。

2021年10月,沃尔沃成功登陆瑞典斯德哥尔摩交易所,是去年欧洲规模最大的IPO,也是瑞典近20年规模最大的IPO。

吉利的动作并不是止于沃尔沃。

2017年6月,吉利击败了大众、本田等竞争对手,收购了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吉利取得了宝腾旗下路特斯51%的股份。被收购后,路特斯开始了全面电动化转型。吉利曾表示计划投资至少19亿美元用以重振路特斯,包括在英国设立工厂、研发中心以及未来10年将路特斯国产化。

2018年2月,吉利控股以90亿美元收购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约9.69%的股份,成为戴姆勒当时最大的单一股东。2019年3月,戴姆勒与吉利控股宣布,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原属于戴姆勒的Smart品牌,并将联合推动其转型为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2021年8月,吉利控股与雷诺集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今年1月,双方签订框架协议,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内燃机车型引入韩国市场,并计划投放海外市场。

今年5月,吉利以2640亿韩元(约为人民币13.76亿元)认购雷诺韩国汽车4537.5万股股份,占股34.02%。入股后,未来雷诺韩国汽车将在其本土市场主推CMA平台混动车型,包括领克品牌多款CMA平台车型在韩国投产后,将以“换标”雷诺三星的形式进行销售。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责编 唐欢 编辑 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吉利否认收购奔驰母公司资金来自地方国资:没用中国境内资金

吉利方面再度重申,收购戴姆勒的资金源自海外资本市场,没有使用中国境内的资金。

2月27日早些时候,有市场传言称,李书福及吉利集团收购戴姆勒集团股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国某地方国资。此外,少部分来自外方资金。

对此,吉利汽车集团负责公关传播和品牌管理的副总裁杨学良明确回应称,相关传闻捕风捉影,“本次投资是吉利集团海外公司,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安排实现交易资金的自我平衡,没有使用中国境内的资金。”

2月24日,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已通过旗下子公司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此次收购完成后,吉利集团将成为戴姆勒最大的股东,并承诺长期持有其股权。

根据戴姆勒的公开函件显示,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与Tenaclou3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作为一致行动人并列,最终由一家名为Tenaclou3 Prospect Investment Limited的投资公司持有股权。

2月2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报道称,李书福在回应媒体收购戴姆勒股份的资金来源时,曾明确称:“这个钱并没有那么多(外界盛传的90亿美元)。”李书福补充称,股票和现金一样,流通量很大(流通性很好)。因此,即便看上去是一宗比较大额的交易,实质上就是资金间——股权和现金的转换,所以公司在海外实现交易资金的自我平衡是比较方便的。

“股票价值是90亿美元,但我们需要动用的资金是很小的一部分。”2月24日,据央视财经报道,吉利控股集团的常务副总裁李东辉称,此次收购将通过吉利海外子公司在境外通过债权、股权和金融产品的安排等一系列的方式来进行资金安排,需要动用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资金的来源是境外,所以不需要动用中国境内的资金。

另有媒体报道称,在收购戴姆勒之前,吉利方面得到了海外财团的支持,对方是兴业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其中后者提供了2/3的资金。吉利方面对此未予置评。

不过,针对收购戴姆勒股份的具体细节,吉利方面并未对此作出明确回应。而是称,所有的工作都是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开展的。

2月26日,李书福表示,吉利这次入股戴姆勒是为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吉利汽车工业的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当然,任何的单边想法都是不会成功的,我们的投资必须要有利于戴姆勒的发展,只有双赢的合作,双赢的项目,才有可能有未来,有生命力。因此我们要重点讨论这个问题。具体而言,我们会共同讨论数字技术、线上服务、新能源科技以及共享出行等方面的合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财务公司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